樊氏八卦掌传承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 > 略谈传承

略谈传承

略谈传承


中国人传统上视师徒为一种比较神圣的关系,等同于父子关系。这背后是文化的传递模式在起作用,也就是常说的传承。今天想对传承略谈一二,以求抛砖引玉之效。


作为武术来讲,我还是个小学生,在这方面谈传承,理解的还不够通透,想在其他领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。当年毕业的第一天,单位就给我指定了一个指导专家,负责指导我第一年的工作。这就相当于在工厂里的师傅。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863项目申报,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一个我国现在急需发展的技术,让我看看能否通过863计划的支持,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。经过艰难的检索和分析,我写出了第一稿,拿去给指导老师看的时候,他就说了四个字,我看不懂。几个月的努力成了垃圾,难免有些丧气。老师接着问我,你想赢得别人的支持,需要怎么说服别人?这就是写申请书的方法。不是你把技术路线说清楚就可以,通过检索资料这谁都会写,关键在于写清楚干这件事为什么重要,为了做好这件事需要做哪些工作,其中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在哪里,最后才是你打算怎么做。按照这个思路,经过不下五次的大改,终于获得了资金支持。通过这件事情的锻炼,让我至今为止,没有在项目申请方面犯过愁,就像相声抖包袱一样,在哪里铺设伏笔,在哪里进一步烘托效果,最后展现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把握和自信,抖出这个包袱。整个过程像是写一个剧本。

去年年底,距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还有四个月的时间,我感觉有一个水下技术可以申请基金支持,想让手下工作人员来做。他带着迷茫的眼神问我,这也能申请上?我说,试试呗。接下来整个春节都是在不断的沟通中度过的,还好这是一个听话的孩子,没有过于强调自己的意愿,在我的梳理下,成功申请下了这个项目。看着他愉悦的表情,我感觉我把如何申请项目这个小本领传下去了,由此也感慨传承这个问题,项目申请书是公开的,里面已经把写作要点说明白了,网上也能找到很多写作技巧,为什么基金项目仍然是很多人一辈子都申请不上的高峰?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让专家感受到你的思想,不能通过项目申请书的字里行间把评审人带入你的语境,而如何做到这些,非耳提面命不可。

又想到师傅教我的一些招式功法,网上有的也可以找到视频,在拳场大家都是一样的练习,但是如果师傅不告诉我贴上去用几分劲,把对方引到什么程度再近身。。。。。。等等,这一把手就不好使,就是花架子。甚至需要师傅亲自喂手,体会徒弟的运用过程,才能让徒弟真正学会这一把。与我工作中发生的事何其相似。

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武术或者其他传统技艺重视传承,有学生和徒弟的区别的原因吧。

{戴全福弟子刘宁撰}

分享到: